疫情是否會對中國經濟造成長期影響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并全球流行,可以預見,疫情將在宏觀層面沖擊中國經濟,在中觀層面影響行業和市場,在微觀層面改變企業及個體。后疫情時代到來,新冠疫情逐步由高峰期轉入控制期,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短期將比較沉重,但我們認為不會改變中長期經濟走勢。
我們認為,只要政府在強力應急處理和反應的同時,中長期大力推動改革開放,最好的投資和發展機會就將仍在中國。只要企業在消費低谷時期,中長期練好內功,風險過去就將更加更加堅韌。我們的信心來自于政府、經濟實體和個人有效的舉措。以本文共勉:風險時期,轉危為機,共克時艱。
供應鏈受疫情沖擊,全球范圍的供應鏈面臨多方面影響
此次疫情已經對經濟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全球部分國家開始限制或切斷前往中國的航班,并對途徑中國的旅客采取醫學觀察措施。香港暫停廣深港高鐵。國內多個省份和城市采取了“封城”或限制流動的措施。
由于目前潛在的疫情的不確定性,民眾的恐慌未完全消除,且暫未研發出特效藥和疫苗。中國春節之后進行的招聘變得復雜和困難,一些勞動密集型工廠的勞動力恢復出現約20%左右的下降(注:據百思特部分客戶數據)。在一段時間內,工廠將無法有效補充基層人員,可能會導致產量的下降。
疫情爆發的武漢市,素有“九省通衢”之稱,在近年發展迅猛,在中國經濟版圖中具有重要地位。房地產、傳統商貿流通、TMT、電子通信半導體制造、電子組裝、物流行業是其重點產業,作為華中重鎮,是重要的制造中心和物流中心,疫情和封鎖將給中國甚至全球供應鏈帶來巨大影響。
我們認為,部分產業的供應鏈將難以避免地出現不可預見的中斷,這就需要企業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和采取進一步的行動。總體而言,后疫情期間,供應鏈將面臨多方面的影響,包括:
1. 企業C端客戶:春節期間的商店關閉,城市、農村人員流動限制,以及旅行限制將導致消費品、電子產品、日化產品銷量大幅下滑。即使疫情解除,可以預見,由于擔心暴露在公共場所之中,也擔心自己接觸到病毒,消費者對非剛需類產品的購買頻次會減弱。
2. 企業B端客戶:除醫療器械、檢測儀器由于疫情影響需求爆發外,其他消費類產業鏈工業產品在一季度將呈現明顯下滑趨勢。投資主導的工業產品需求尚待觀察。
3. 相關產業原料、材料、組件:可能面臨來自受疫情影響地區、或經由這些地區運輸的材料或成品供應短缺。
4. 相關產業采購:企業的商業經營及物流范圍可能被短期限制在某些地區,這就限制了尋源、考察和驗證新產品、新材料、新服務的采購能力。成本預算和執行可能導致基準差異從而帶來成本控制負面影響,出現不可預測和難以控制的采購價格差異,對企業競爭力造成的影響。
5. 人員及招聘:勞動密集型和智力密集型產業工作人員可能因隔離規定或患病,而無法參加工作。同時在疫苗和特效藥物面試之前,由于恐慌帶來的工作意愿降低將使本就嚴峻的用工市場更加嚴峻。帶來的正面影響可能包括:疫情緩和過后的傳統跳槽季中,人員的穩定性可能增強。當然,網絡在線辦公趨勢會對人員流動造成的負面人力資源產生沖減,但在線協同辦公的效率目前仍然難以替代傳統工作方式。
6. 物流:現有物流樞紐和供應網絡的容納能力和可用性可能受到限制。產品各級原料的流通性變弱。如果庫存原料不足,將對產品制造和產線帶來巨大影響。當多個行業同時遇到這種情況時,尋找替代路線和運輸方式將變得更加困難,物流資源存在“擠兌”風險。同時增加的網絡銷售也會對物流網絡構成新的挑戰。
非典為鑒,疫情將改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將03年非典作為一個有效參照,來分析交通管制、人員流動減少、行政區劃邊界封閉帶來的產業和社會的影響。
1. GDP:2003年二季度GDP增速出現明顯的下行,但持續時間較短,隨后由于SARS疫情在6月解除,生產活動快速恢復,三季度GDP增長恢復。
2. 三大產業情況:從三大產業來看,三產的同比增速均不通程度的出現下滑,但對第二產業和第一產業的影響比較短暫,但對第三產業影響時間較長。
3. 第三產業分析:交通運輸、住宿餐飲、金融行業、其他行業均表現出下滑,但地產和批發零售表現不明顯,地產在三季度出現下滑。
4.工業生產:2003年的4、5月份出現明顯的下滑,其中下滑比較嚴重的是輕工業(判斷與消費相關行業下滑較大)重工業也存在一定程度下滑。
5. 投資:2003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是穩中回落的態勢,并在4-5月份有明顯上升的態勢(判斷與宏觀政策有關)
6. 消費:SARS對于消費有臨時性的影響,且許多影響集中于爆發SARS疫情的幾個城市。隨著疫情的發展,人們減少外出,不利于旅游、住宿、餐飲類相關消費。而五一黃金周因SARS疫情被取消,使得2003年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4月和6月同比增速明顯下降:
7.不同消費和行業類別:服裝、金銀珠寶類甚至在5月出現了負增長。而日用品類、中西藥品類則由于疫情在4月出現了一個增速的跳升。
8.旅游業:消費者為避免自身感染,降低與傳染源接觸的概率,更加偏向于避免進入人員擁擠的場所,特別是火車、飛機等疾病傳染的高發地,減少外出旅游、探親等活動,出于對非典疫情期間食品衛生安全等方面的考量,也會避免外出用餐。導致旅游業、住宿和餐飲業以及交通運輸業受疫情影響較大、損失較多。
SARS疫情期間,我國的入境旅游和國內旅游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響。其中,2003年4-5月入境旅游和國內旅游人數下降幅度最大,自6月份起,情況開始出現好轉。
9.住宿和餐飲行業收入:住宿和餐飲相關企業效益下降,虧損嚴重。2003年4月份餐飲業營業額同比增速僅為2.1%,5月份同比下降15.5%。住宿業的增長自4月初至5月末降至谷底,北京、上海等10個城市的飯店平均出租率只有10%左右,同比下降70%。6月份出租率略有回升,約為30%,據行業測算,“非典”給餐飲業、住宿業造成的行業損失分別約210億元、650億元,分別占2003年名義GDP的0.15%、0.47%。
10.客運走勢:4月份全國客運量同比下降6.9%,客運周轉量同比下降8%,其中鐵路運輸遭受沖擊較為明顯,客運量和客運周轉量分別同比下降14.7%和10.1%。5月份交通運輸行業受疫情的影響大幅提升,5月全全國完成客運量和客運周轉量同比分別下降41.2%和52.1%,鐵路客運量和客運周轉量分別同比下降62.5%和57.2%。6月份后交通運輸客運量和客運周轉量的下降幅度開始放緩。
與非典時期相比,2020年的中國,整體來看,經濟體量更大,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更為凸顯,鐵路和航空交通網絡更加發達,第三產業比重更重。
交運和酒店行業的劇烈萎縮會立即打擊經濟運行,春節期間的商貿娛樂場所關閉已經導致電影業春節期間的收入近乎為零,我國對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消費和外貿在第一季度將受到沖擊。餐飲、零售、旅交在今年上半年都將面臨業務萎縮、固定成本占比高帶來的現金流壓力,季節性消費時機錯過后即使報復性消費產生也難以在疫情結束后完全彌補。
同時,零售線上線下融合和本地生活全渠道銷售物流融合的重要性在本次突發危機中進一步凸顯。相較于消費行業,本次疫情對于傳統型生產制造的影響更為有限,短期內主要體現在由于延遲復工、人員流動限制和交通受限帶來的供應鏈受阻和生產經營難恢復;由于投資和工業需求的穩定,中期將快速走上正軌。
物流和服務市場的恢復將取決于疫情有效控制后的恢復速度,但民眾對公共場合的聚集性消費短期內可能仍將存在恐懼。
煤炭和傳統能源由于物流受阻,短期內在供給和需求端將出現衰減,公共和航空需求的減弱以及物流的中斷將導致成品油需求的短期衰減。
本次疫情為生命科學和醫療服務行業帶來短期逆勢以及中長期增長機會,除了與疫情相關的醫療物資和藥品供不應求以外,疫情過后也將有更多資源投入到日常個人衛生、傳染病防治、醫療服務智能升級等領域。科技也是本次疫情的受益行業,在線教育、娛樂和辦公系統大受追捧,同時各行各業對于通信基礎設施的要求持續升級,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提升行業效率的技術應用受到更多關注。但我們并不認為目前普遍看好的線上辦公和線上教學能夠快速普及和替代線下服務,當然,數字化作為科技、制造和工業的發展趨勢將更加堅定不移。同時,人們對健康、在線娛樂的需求也將持續升級。
潛在影響
新消費方式反作用于快消品類市場
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往往會對產業結構帶來長期的潛在性影響,特別是受事件影響較大的快速消費品市場。
1. 除菌消毒市場:非典事件的發生,極大地改變了人們地衛生觀念和健康觀念,人們對衛生消毒產品的依賴性空前提高,衛生消毒用品需求量猛烈增長,人們的生活觀念與生活習慣的養成,市場空間不會因非典的平緩而縮小。消費習慣和獨立品類開始形成,標志著國內除菌消毒產品市場的啟動。
2. 維生素糖果細分市場:2003年非典爆發,維生素產品需求空前高漲,2003年下半年,雅客斥資百萬請當時中國知名的明星周迅代言,并成為糖果業第一個把一年近3000萬元的廣告預算于一個月之內在央視高密集投放的企業,廣告在央視播放5天,雅客V9的銷量就急劇攀升。經銷商由過去一次訂50-60箱貨,變為一次訂貨500-600箱,有的甚至一次訂2000箱。
3. 化妝品市場:2003年12月10日,蓋保羅和麗斯達公司達成協議:小護士品牌、除了李志達之外的所有管理團隊、遍布全國的28萬個銷售網點以及位于湖北省宜昌的生產基地,小護士的財務報表,在2004年上半年間也納入歐萊雅的管理體系。2004年1月23日,中國春節的長假剛過,歐萊雅突然宣布成功收購羽西。雖然截止2019年底,國產日化用品的市占率逐漸提升,并在近10年來,受益于電商渠道的快速發展,國產日化用品逐漸緩慢侵蝕外資品牌市場。但整體高端日化各細分品類市場中,國外品牌占有率仍然普遍超過80%。
供應鏈對策
保證企業“連續性經營”,并建立風險防控體系
我們認為,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如果企業能夠在市場、資本、運營方面抓住機遇,建立核心競爭力,將更容易在疫情結束后占據優勢地位。本文僅以供應鏈運營進行深度剖析。
企業供應鏈的核心目標是保證“連續性經營”,通過風險和持續經營管理方案來管理未知因素。
企業供應鏈應采取不同的風險管控措施(如增強型風險管理策略、平衡型風險管理策略),加強風險流程管控,包括各種動態評估管控風險、影響和有效性的措施。
這需要一個持續衡量關鍵風險指標的框架,并且針對可控和可預見的不確定因素(例如合規性、勞動力、材料、現金流、周轉水平、生產能力和財務問題),制定相關方案。
同時,供應鏈框架和策略的制定還應著重于支持企業的風險偏好,增強其風險應對能力和供應彈性,使企業能夠盡全力消化種種無法控制和不可預測的挑戰。
在企業的持續經營和穩健發展中,我們認為在企業的供應鏈和連續性管理領域,供應鏈和采購部門應該做好如下準備:
1. 短期:制定高風險供應鏈中斷監測和應對計劃。包括對客戶訂單、各品類供應情況、物流資源恢復情況進行了解。如果疫情等級較低的地區情況不透明,應開始制定該計劃并將了解信息放在第一位,以盡快全面掌握情況。
適當分配風險權重,根據客戶重要性、訂單重要性、物資供應地合理分配產能和供貨。對國家/區域供應鏈的相互依存關系進行判斷,制定需求響應規劃,評估訂單/消費者支出支影響,進行決策,建立庫存。
進行合同和訂單回溯,了解由于疫情產生的不可抗力造成的制造地和客戶交付物資所產生的財務影響。評估不可抗力條款和除外責任條款。
與人力資源部門合作,為受影響地區的員工提供額外指導并重新評估員工前往這些地區的出差政策和指導建議。
2.中期:平衡供求關系,必要時增加緩沖庫存并將此作為持續經營策略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不可抗力的情況下無法預測材料和物流的波動性。
評估各種機會,開發多家供應商以確保原材料的安全和制造能力。從尋找到考察再到合作,復雜的材料供應工作必然也需要相應的時間和資源,所以必須同步啟動以減輕整體影響。
與利益相關者以及戰略供應商合作,建立一套統一的風險管理方法監控潛在的材料和制造能力短缺并做好準備。建立供應核心競爭力,領先競爭對手。
3.長期:實施和采取情景規劃等強化風險管理方案以創建具有前瞻性的行動計劃。當內部風險應對能力(例如備選來源、物流路線、庫存和現金儲備)不足以緩解任何重大中斷時,應處理有風險的戰略集中物資以減少價值風險敞口。
重新進行品類管理,審查新產品和舊產品的制造層級和結構,結合產品開發進行原材料的導入,利用相關的設計措施探索或開發備選來源和路線,實現價值鏈的多樣化,同時分析各種變化(產品的數量和質量以及市場)產生的層疊式影響。
供應鏈的競爭
以口罩產業鏈為例,市場競爭主要是供應鏈的競爭
現代的市場競爭已由企業間競爭轉為供應鏈的競爭,尤其是當一段時期內的需求總量超出平均出貨量的一倍或數倍時,往往會隨之而來一系列的問題。
口罩是疫情期間炙手可熱的商品和戰略物資,是個人衛生防護的“第一道防線”隨著疫情發展,口罩的需求量爆發式增長。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產和出口國,年產量占全球約50%。我國口罩最大產能是每天2000多萬只。以口罩行業為例,分析供應鏈風險管理和突發峰值需求時期的應對策略。
2019年,我國年生產口罩超過50億個,產值超過100億人民幣,近5年年均增長在10%以上。
從上圖可以看出,中國在日常情況下,口罩產能充足,上下游產業鏈順暢,同時各類口罩門類齊全。
疫情爆發后,由于口罩被政府醫療團隊作為推薦使用物資,產生“一罩難求”的現象。
原因包括:
1.儲備不足。
2.人員放假,設備由于需求突增導致的產能不足。
3.口罩的分類應用和管理不足。對高標準的口罩需求激增。
這就涉及到供應鏈管理中的幾個命題:成品和原材料的存貨管理、采購和產能的柔性管理、品類管理。
當一段時期內的需求總量超出平均出貨量的數倍時,我們稱之為需求峰值。每一次峰值的到來都伴隨著一系列的問題:生產物料的短缺、產能的不足、供應的緊張等,導致客戶或公共服務水平的下降。
從企業的角度,單純的需求波動如果在預測范圍之內,容易應對。難以應對的是沒有預料到的波動、或者即使隱約預感到巨大的需求而不知道它的確切到來時間的情況。來源主要包括三種:
1.大型的項目,或者突發的投資、公共需求(如本次疫情)。影響大,持續時間短。
2.每年銷售旺季的需求高峰。按行業不同,一般一年兩到三次,有一定的持續事件,與行業淡旺季和產業投資相關。
3.由于產品換代、產業需求升級帶來的需求突增。是風險也是機遇,當市場需求放緩時,容易對現金流和庫存、產能帶來壓力。
峰值時期建立機制,進行供應鏈布局,核心的關鍵點:
1.項目化運作,集中力量打“殲滅戰”;整合企業內部資源;
2.大同需求到供應的信息鏈條、實物鏈條和資金鏈條。
3.銷售和需求管理向前段客戶(企業、經銷商、個人)和政府延伸。盡可能預判需求。建立有效的客戶關系和信息獲取渠道。
4.提前儲備約束資源:產能、人員、供應的柔性化處理。
5.成本庫存、半成品庫存和原料庫存的有效配置。
6.適度的外包和產業合作。提升效率和柔性。人員外包合作。
7.先發制人,鎖定關鍵的戰略性原材料和物資。
8.建立有效的統籌和決策機制,平衡供貨、保障需求、確保資金狀況平穩。
9.持續將資源聚焦在核心業務上,擴大核心競爭力。
10.有效管理產業鏈,建立與供應商的緊密合作,信息共享、庫存共享。
當然,本次疫情造成的社會級和國家級的產業級別整體性短缺,在短期要依靠企業和政府組織資源,快速復工,擴大產能來實現。
同時,企業作為經營實體,為應對峰值時期的需求而進行的投資擴產,在正常時期產生的冗余產能,要靠政府和社會共同吸收。
關于維贏供應鏈
維贏供應鏈全稱為維贏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是百思特管理咨詢集團的成員企業,致力于在供應鏈領域提供專業的咨詢、培訓、運營及創新服務,通過對供應鏈前沿的技術和理論研究,持續關注并引領供應鏈最先進的管理體系、流程、組織、IT、商業決策理念。基于豐富的行業數據、管理實踐和商業案例,不斷致力于為各行業合作伙伴分享成果,提供前沿的供應鏈變革、優化與再造方案,助力客戶實現領先、卓越的供應鏈運營。